閱讀心得:【原子習慣】-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

東東 (吳東軒)
6 min readJun 21, 2021

--

原子習慣閱讀心得-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
博客來-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在無聊時依然保持專注。反覆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卻能無止境地感受到趣味,就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門。

你必須愛上無聊

能和無聊共處才能成就卓越

這是整本書 20 章裡面的第 19 章,是我最有感覺的一個章節。

先貼一段博客來上的內容簡介:

每天都進步 1%,一年後,你會進步 37 倍;
每天都退步 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 0!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一出版立刻風行全球,
企業界、運動界、教育界、瘦身界都在用的習慣養成實作指南!
★ Amazo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出版人週刊》暢銷書!
★ 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評為 2018 年 7 本最佳商業書之一!
★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選為 2018 年最佳自我成長書籍!
★ 職涯網站 The Muse 推薦:最能幫助你增進工作效率的書!
善用「複利」效應,讓小小的原子習慣利滾利,滾出生命的大不同!
天天細微改變,會累積成巨大差異,這就是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這本書主要在寫的,我覺得就是「差一點點,但差很多」

關鍵在於持續累積,都只是一點點的小差距,但只要同時有夠多種 (例如同時執行幾十種可以增加 1 %效果的方案)、時間拉得夠久 (例如每天差 0.5 %但持續 10 年),這些儘管非常細微的改變也能帶來巨大成就。

而要維持得夠久,就必須養成習慣

習慣養成的三核心階段:觸發 / 行動 / 獎賞

很多次之後就成為習慣。

簡單舉例:手機上 FB 上的紅色小圓點,觸發了你想要點進去看最新通知的慾望,那個小圓點在告訴你:「有新的事情發生了,趕快來看~」

然後你做出了點開 app 看通知的行動。

看到是朋友剛剛按了你的讚,得到了滿足感的獎賞。

或另外一個例子:

沙發旁的桌子上的零食 + 沙發前方的大電視,觸發了你腦中那個被標籤為放 鬆的畫面的想像:「癱在沙發裡看劇吃零食」

於是你做出了打開電視 & 撕開零食包裝的行動。

得到了畫面被實現的滿足的獎賞。

書裡頭對於習慣養成階段有更多更完整的說明其他也是以習慣為主題的書還有例如:
《鉤癮效應》《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了解習慣養成的階段要幹嘛?

我們就能為自己養成好習慣!

打造習慣的四個法則:

★ 讓提示顯而易見

★ 讓習慣吸引人

★ 讓行動輕而易舉

★ 讓獎賞令人滿足

Q:什麼是好習慣?
A:有助於讓我們實現理想人生的習慣。

所以當然還是得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要追求什麼?才會知道自己需要培養哪些習慣~

但就算知道了,實際上要養成習慣也是有點難度,這時候就是這四大法則出場的時刻。透過這些法則來讓我們更容易養成和保持習慣,習慣能養成的愈快、維持的愈久,它能發揮的效果就更大。

也就是因為習慣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所以或許可以說:

當我們有了為自己養成習慣的能力

我們也就有了為自己打造人生的能力

配合性格打造習慣,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戰場

在全書總共 20 章中,我讀來最有感的分別是第 18 和第 19 章:

第 18 章-基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
第 19 章-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動力

第 18 章談的就是選擇戰場,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狀態都不同,不管是生理心理或家庭背景或生長環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戰場才更有成功的機會。

首要就是得 #了解自己

作者列了幾個你可以用來問自己的問題:

「什麼事情對別人來說是勞苦,對你而言卻是樂趣?」
例如閱讀對某些人而言很苦但我覺得頗為樂在其中

「做什麼事的時候會讓你忘記時間?」
看小說、打電動、鑽研一些知識的時候

「什麼事能讓你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報償?」
溝通表達、提出論述

「什麼事對你而言就是自然而然?」
把混亂的事情理的清清楚楚

從我的答案來看,我會慢慢成為一個知識工作者也很合理~

不可否認運氣一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天生的基因、家境,後天的際遇、環境 ...

問題是:假設你就是都比別人差怎麼辦?

當你無法靠「更好」來贏的時候,

利用「不同」勝出!

透過不同的組合創造出自己的差異定位,例如我以前這樣說過我自己:

「在行銷或活動領域我都很普通,太普通了,但我可以是行銷人中很優秀的活動人,或是活動人中優秀的行銷人。」

例如你,也許你是一個普通的設計,但你也許是最懂健身的設計,或是健身教練中最厲害的設計。

在感到無聊的時候依然保持專注

讓習慣維持下去。

習慣要持續保持,讓時間複利發揮效力,才會有足夠的效果。

我們一定會有疲憊、倦怠、挫折、無聊無力的時候,但儘管如此依然得持續保持,不讓習慣中斷,這往往是成就卓越的必經過程。

你必須愛上無聊

至於要怎麼做到在無聊中依然保持專注? 作者提到兩個小訣竅:

設計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不要太難、不要太簡單、就在你當下能力的邊緣

利用變動獎賞來降低無聊
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大小和期間都無法預期的獎賞

而我自己會再補充這兩點:

★ 確實地依照法則養成習慣,盡可能讓習慣更容易被持續執行

★ 找戰場的時候多問自己一個問題:做什麼事的時候你特別可以忍受其中無聊的部分?

用我大學時候自學圍棋的過程來舉例~

棋力要進步,除了觀念之外基本功也是必備的,圍棋中的基本功就是算力,在腦中計算棋步的能力,對應有例如最基本的死活計算。

所以常常做死活題就是必須要養成的習慣。

在這過程中:

把死活題目的書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挑選難度適中的死活題庫、每天都拿起書解個至少三到五題 ... 這些都是養成和保持習慣的方式。

一段時間要上網找人下棋,對手最好也是找跟自己棋力相近的。有時候會贏、有時候會輸、贏多贏少何時贏都無法預測。

但最後我還是中斷了,在棋力進步慢慢趨緩後,我沒有辦法愛上無聊,慢慢就淡了,興趣轉到了其它更有新鮮感的事情上,然後也是一樣 ... 又轉到下一件事情 ...

至今都還沒找到那個我能愛上無聊並持續下去的戰場,這可能也是為何看到這一章特別有感覺的原因。

--

--

東東 (吳東軒)
東東 (吳東軒)

Written by 東東 (吳東軒)

業務出身的行銷人,確診 1/40000 機率的 NF2 罕見疾病後,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喜歡思考、喜歡書寫、喜歡自由,也是一個加密貨幣愛好者,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著有《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一書,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eohexwu

No responses yet